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外出的人们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一张床、一间房,住宿业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休息与睡觉的需要,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人们更深层次体验异域文化和交流的新的场景。住宿与旅游、餐饮、文化体验、社交等活动日益密切融合,这是我们称之为“大住宿”的重要原因。
新基建和文旅融合是大住宿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背景因素。这种情况下,大住宿发展会呈现怎样的趋势?从政府部门和一线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在探索发展文旅政策的创新,一线企业在探索运营模式和产品的创新。这些举措对于大住宿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结合研究数据和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一一分析大住宿新业态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
一
快速发展的大住宿新业态
住宿业已经有比较久的发展历史了,但今天我们讨论的都是“大住宿”,因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外出的人们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一张床、一间房,“住宿”业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休息与睡觉的需要,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人们更深层次体验异域文化和交流的新的场景。住宿与旅游、餐饮、文化体验、社交等活动日益密切融合,这是我们称之为“大住宿”的重要原因。当然另一方面,从住宿业态创新这个小的切入点,也可以管窥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变迁。
关于住宿新业态,2020年7月,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鼓励发展“共享住宿”首次写入我国政府文件。“共享住宿”这个词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点陌生,但其实国家信息中心已经连续四年发布《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通过这样的年度研究报告,展示这个新业态的发展现状,为行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与传统酒店高度标准化的服务不同之处在于,共享住宿的服务呈现出高度个性化、服务提供者分散化和小微化等特点。
以下数据反映了以共享住宿为代表的新业态在过去几年里的发展。比如,我国共享住宿市场市场交易额从2017年的12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25亿元;参与人数从2017年的7800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2亿人,其中服务提供者人数从220万人增长到618万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共享住宿行业的服务提供者不仅包含全职的服务人员,还包含很多相关就业人员,比如摄影、保洁以及各类维护人员等。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共享住宿新业态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灵活就业机会,增加人们收入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我们之前的相关研究报告也对这一问题有过专门的分析。
共享住宿新业态在我国住宿业客房收入所占的比重也是逐年提高,由2015年的2.3%提高到2019年的7.3%,占比增长了大约3倍。换一个角度看,目前共享住宿收入也仅仅占全国住宿业客房收入的7.3%,未来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共享住宿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城市全方位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它与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城市活力以及营商环境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
大住宿新业态发展的六个趋势
趋势1:长期发展看好,近期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是长期发展看好。做出这个判断有几个方面的考量:一是消费升级是大趋势。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旅游住宿行业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是短期的、暂时的。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以及人们对休闲娱乐等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旅游消费尤其是在线旅游消费正成为我国服务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二是我国当前大力倡导国内大循环,要充分激发出国内市场需求的巨大潜力。旅游、住宿相关领域都是刺激内需的重点。三是正在崛起的新生代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过去几年住宿新业态的发展在满足住宿消费市场的这类需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业态发展的不断成熟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养成,大住宿业态的创新发展有望出现加速。
另一方面,近期看大住宿行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比如全球疫情防控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旅游住宿等行业由于其人群聚集性和流动性特点突出,受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复苏进程可能也更加曲折。全球性经济衰退使我国经济内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某种程度上说,旅游相关的服务性消费具有非刚性的特点,在居民就业、收入和消费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居民缩减消费需求的优先选项,这些因素将进一步加大行业近期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趋势2: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第二个趋势是行业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比如上个月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包括共享住宿在内的新业态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文件中进一步确定了“打破惯性思维,创新治理理念”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原则,对于解决共享住宿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同部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从今年上半年已经出台的政策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出台的政策要点来看,既有促消费、扩内需的宏观政策,也有针对旅游住宿等具体行业政策。面向未来看,许多地方政府都在探索政策创新,因而在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丰富旅游供给、创新旅游方式以及加强政企合作等多个方面,都可能为旅游住宿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趋势3:行业整合步伐加快,提质升级成为发展重点
一是行业整合步伐会加快,头部效应更加凸显。大住宿领域许多新业态都有一个特点:从业者往往是小微主体、分散经营。这些小微主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经历今年的疫情冲击,资金链比较薄弱、线上运营能力较差的中小经营者将会进一步寻求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这意味着,领先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很好的机会,比如有可能以较低的价格拓展市场。
二是提质升级会成为行业的发展重点。形成规模优势的平台企业将更有能力加大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企业将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平台对经营者的赋能作用将会被更加重视。新基建时代的企业运营将越来越依托于平台,借助于各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平台企业还会加大面向商户的政策法规、经营服务、安全保障、应急事件处理、社区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升平台整体服务能力。
趋势4:中高端民宿将成为平台企业竞争的焦点
消费者的需求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竞争就会在哪里。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中产阶层人群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中高端生活服务需求也将相应扩大,对住宿的需求也将从早期阶段的经济型消费转向舒适型、品质型的中高端消费。这种情况下,高端和经济型连锁酒店总体上看供过于求,而中端水平休闲的、个性化的住宿服务市场供应总体上看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可以说这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市场机会。
趋势5: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都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当下许多城市都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其中涉及3.9万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旧民房、旧院落都将为平台企业带来较大规模的房源供给,平台企业也会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旧改小区的基础设施、社区商业、物业等综合性改造中,打造与旅游、体验、休闲娱乐融合的社区综合体。
在农村,各地都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都在积极引导农村闲置住宅、废弃矿山、旧厂房等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业态,这些都会为大住宿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趋势6:大住宿产业发展的“四化”:健康化、标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
一是健康化。尤其是经历此次疫情冲击,消费者将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对住宿的绿色安全、舒适、清洁消毒、日常管理的要求会更高。
二是标准化。新业态往往强调个性化,要满足小众市场以及小众长尾市场的需求,但这不等于忽视标准化,特别是包括卫生安全在内的硬性服务的标准化。以个性化为主要特色的住宿新业态,也会越来越重视品牌标准化建设。
三是智能化和数字化。此次疫情经历也能看出来,那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程度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和韧性更强,数字化成为未来所有行业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必答题。对大住宿行业而言,“智能+健康”有机结合可能成为转型的大势所趋。
四是规范化。新业态发展都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我们国家对新业态一直是“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发展原则,但这不等于不要规范化,尤其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必须要严守底线。7月份出台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触发式监管机制”,如果触及一些底线,比如信息安全、消费者权益等底线,必然需要强化监管和规范化发展。
未来几年,大住宿新业态的规范化发展进程将持续甚至是加速推进。总之,时代在变,消费者在变,整个市场也在变,唯有积极拥抱变化、主动变革的企业,方能立足于潮头,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