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文旅,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旅游休闲生活体验为吸引的一种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形态。

早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就提出“推出一批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随后发布《创建旅游强县工作指导意见》,县域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化以及文旅产业成为国民战略性支柱产业,各县域发展文旅产业热情更加高涨。积极“跑步进场”,整合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并以此为抓手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县域文旅不仅关乎地方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县域文旅是中国文旅产业的“主战场”,关乎全产业的转型发展。

据统计,中国有2800多个县,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的94%,各个县独特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自然地貌和风俗物产,为开发各类文旅产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条件。在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下,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休闲度假、旅游扶贫等新理念、新模式的落地实践将主要发生在县域,各类新兴旅游业态也将集中在县域空间。 在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中,县域文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是文旅深度融合,文化正成为旅游的灵魂,文化内涵成为主要的旅游体验,县域则沉淀了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文旅融合的宝贵资源;二是旅游方式从传统观光转向百花齐放,休闲度假、亲子研学、康养旅居、乡村旅游、生态游等新兴业态成为主流,这些新旅游业态主要生长在县域;三是从景区游转向全域旅游,旅游不再围绕一个封闭点展开,而是连成线、组成面,县域是全域旅游的重要创建主体,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71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都是以县级为单位。

面对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文旅市场需求,推动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跳出惯性思维、打破传统模式依赖,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开拓新视野,开辟新发展路径。过去,旅游开发模式是资源主导型,围绕少数名山大川或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开发。新时代的县域文旅开发,一定是围绕市场需求和核心,以文化和创意为导向,以运营能力为基础,这对开发者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然而,当前县域文旅的发展还存在很多有待突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第一,缺乏高质量的顶层设计,不少县域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摸不清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和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上一味贪大求洋,项目引进上求新求奇,不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资源和资金的双重浪费;

第二,产品业态同质化严重,囿于资源有限以及产品打造能力不足,不少县域文旅开发思路雷同,一味简单抄袭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导致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缺乏对自身文化特色的提炼,也缺乏产品创新的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发展后劲不足;

第三,人力资源和长期资本不足,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优秀人才和大量长期资金,而人才和资金往往集中在大中城市,如何使其下沉到县域,与县域丰富的资源的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相结合,带动县域文旅的高质量发展,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引导和支持。

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文旅产业的一项长期挑战,关乎全产业的发展大局,通过广泛吸引全社会关注县域文旅的发展,不断引导资金、资源和优秀人才下沉到县域,才是县域文旅长远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