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胡和平同志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雒树刚同志不再担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

这位文化和旅游部的新任党组书记此前曾多次在公开场合阐述自己对文旅工作的具体思考。

资料图 文创产品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01

谈文化产业

2017年5月3日至5日,时任陕西省省长的胡和平在西安调研文化建设。

座谈会上,胡和平强调,陕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优势独特,要切实增强建设文化强省的使命感责任感,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全方位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

要把繁荣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强省的基础,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内容,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把壮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强省的关键,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和对外交流力度,做好“文化+”文章,催生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强省的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支持,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18年7月10日至11日,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场会在西安召开。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作出批示。

胡和平在批示中指出,文化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企业不断壮大,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省追赶超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大力培育文化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出精品、出人才,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真正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为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11月,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一文中表示,应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一是延续黄河历史文脉。树立系统保护理念,强化延安等革命旧址保护,加强石峁、汉长安城、统万城等遗址保护。提升秦腔、安塞腰鼓等保护水平,加快推进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最大限度保留传统文化风格。

二是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立足富集的黄河文化资源,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强化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功能。做强“文学陕军”、“长安画派”、“陕西戏剧”品牌,加强黄河题材文艺创作,推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承。

三是展示黄河文化魅力。讲好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沿黄公路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重点节会,不断扩大黄河文化对外影响力。

2019年3月,陕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会议召开。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胡和平主持会议并讲话。

胡和平强调,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强化数据资源安全管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推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做大做强网络安全产业,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牢牢掌握网络安全主动权。 

胡和平强调,要抢抓网信事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手齐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以信息化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要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网信工作体系,打造高素质网信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资料图 西安鼓楼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02

讲旅游产业

2017年8月4日,时任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在陕西全省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大会上发表讲话。

他表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在发展趋势、发展理念、发展路径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必须深刻认识、把握规律,积极顺应并引领发展的潮流。

1.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进入了以自助游、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要。顺应这一趋势,关键路径就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一要做到全景式覆盖,建设大景区。从过去的“点”式旅游布局向“面”域旅游转变,从片面强调景点和景区向提升区域整体旅游品质及服务转变,实现旅游地域的全覆盖和产品的多样化,实现空间上的“大景区”。

二要做到全产业发展,做强大产业。旅游不仅本身具有全产业链特征,也与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叠加性,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全盘考虑、统筹谋划,在通过整合优化各类旅游资源延长产业链条的同时,推动其与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横向融合,不断扩大产业辐射宽度和聚集深度。

三要做到全季节体验,实现全天候。关中、陕北、陕南自然气候各具特色,要加强资源的整合挖掘,通过合理配置、优化线路等举措增加有效供给,尽量降低旅游接待淡旺季明显的潮汐式局面,最大程度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益。

四要做到全社会参与,鼓励多元化。要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培育更多的旅游业“双创”示范基地,吸引更多的返乡人才、专业人才参与到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中,形成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的良好格局。

2.要积极适应旅游方式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

必须深刻认识到,大众旅游的核心是“人”,发展大众旅游,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旅游需求。

一要顺应游客期待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新鲜感”与“体验感”。要注重使用现代手段包装传统旅游资源,总结推广西安城墙永宁门入城仪式等成功经验,在更多传统景区特别是文物景区开发更加生动的解读演绎形式。要在继续推动“旅游+”12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继续扩充融合面,不断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和旅游项目。

二要围绕游客需求完善旅游设施,做到“标准化”与“人性化”。人们旅游是为了享受高品质的服务并得到精神的放松,这一需求对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各方面设施建设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做到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厕所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很多景区就是因为厕所管理不到位,影响了游客体验,也损害了旅游品牌的形象。近年来我省推进“厕所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肯定,要继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尽快使各个场所的厕所都能达到标准。

三要针对突出问题强化旅游管理,提升“满意度”与“美誉度”。要加快制定旅游服务标准规范,完善信息咨询、惠民便民、安全保障等服务网点,规范健全各类标识标牌,推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咨询服务全覆盖。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规范旅游市场,建立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制度和退出机制,借鉴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旅游监管长效模式,严厉打击侵害游客利益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各类违法纠纷,确保各方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资料图  兵马俑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谈到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他表示,发展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有利于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制度体系。

1.坚持融合发展,着力拓展旅游发展的新领域

要全面推广“多规合一”,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形成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重大项目设计规划在内的旅游规划体系。

发展旅游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本质性规律,不能“单打独斗”,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要大力推进“旅游+”,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卫生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培育新业态、增加新产品、发展新价值、创造新供给,推动基础性产业要素转型升级、融合性产业要素集成优化、新业态产业要素创新发展,构建陕西省旅游新体系。

要把全域旅游、大众旅游与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机融合,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造良好旅游环境。

2.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增强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贯穿于旅游要素融合、品牌推广、服务管理、资本运作、区域协作等各个环节,推动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和低水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要强化旅游产业技术创新,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积极利用新材料、现代信息和新科技装备,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

要狠抓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引导竞争力较强的旅游企业参与重点项目投资经营,在支持陕旅、陕文投、曲文投、西旅等集团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旅游企业发展壮大。

要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景区管理、出入境管理、旅行社经营等领域改革,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政策体系。

要创新金融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创新旅游金融产品,出台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

3.坚持开放发展,不断开辟内外联动的新空间

旅游工作必须坚持开放的理念,有开阔的眼光和胸怀,做到外联内接,不能封闭保守。

要加大“引进来”力度,加强与周边省份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圈等旅游热点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深化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力争引进一批新的重大旅游项目,打造更多精品景区与线路,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要加快“走出去”步伐,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备忘录,共同举办国际旅游展会,扩大陕西旅游经济的国际影响力。要精心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旅游博览会、电影节等活动,持续提高陕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4.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形成互利共建的新格局

旅游是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发展共享经济最具优势的领域,近年来兴起的各种共享服务都在旅游服务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要促进资源共享,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跨区域、跨市、跨县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实现一体化下旅游资源与品牌的共享。

要促进信息共享,搭建全域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旅游供应链信息收集、传递和反馈机制,实现旅游供需信息的有效匹配。要促进设施共享,加快景区之间、景区与城镇之间、景区与主干道之间的互联互通。

要着力抓好散客和游客集散中心管理,借鉴杭州等城市的成熟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让陌生游客一到旅游境内就能够享受到及时便捷的服务。

资料图 西安街道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胡和平强调,推动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关键要按照国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夯实责任,狠抓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第三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精神,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党政统筹、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格局。要尽快细化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台账、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市、县(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推进全域旅游、大众旅游的主体责任,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工作方案。

2.加大工作力度。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加大支持力度。

要强化资金保障,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资金参与旅游业发展。

要强化土地保障,优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提高旅游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加强服务监管。

要强化人才保障,加大旅游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旅游人才队伍。

3.形成强大合力。旅游业覆盖领域宽、涉及部门多、关联群体广,必须加强协调配合。

省级和各市县要以成立旅发委为契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工作的宏观指导,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要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为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出政策、筹资金、建项目,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兴旅的生动局面。

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全社会参与全域旅游建设的热情,让建设方、管理方、游客、居民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共建的强大合力。

4.强化职能作用。省旅游局变更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由省政府直属机构上升为组成部门,将承担新的使命和责任。省旅发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 准确把握旅游经济发展规律,调动各级各地、各行各业力量,统筹做好旅游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形象提升、公共服务、数据统计、监测评估、综合执法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全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陕西省旅游发展有新变化、上新台阶。

03

说文物保护

2019年12月19日,陕西省文物保护大会在西安召开。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文物立法,健全具有陕西特色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要搞好文物保护规划和审批监管,严格涉文物项目审批程序。要加强文物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文物安全检查,严厉打击各类文物违法犯罪,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胡和平要求,要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在寻根溯源中更好发展文化、传承文明,让人们通过文物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物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夯实工作责任,凝聚社会合力,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严格督查检查,推动全省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