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趣龙江推出“追寻红色印记”专栏,将陆续为大家推荐黑龙江经典红色旅游地,让我们踏上红色故土,重温红色记忆,在旅途中聆听党史,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开启一场不忘初心的寻根之旅吧!
1、东北烈士纪念馆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为缅怀和纪念在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牺牲的革命先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辟建为东北烈士纪念馆。1948年10月10日,伴随着辽沈战役的隆隆炮声,东北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据权威统计,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最早的纪念革命烈士的博物馆。
赵尚志将军使用的手枪
杨靖宇在哈尔滨做地下工作时穿的大衫
这栋1931年建成的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3层楼房,从1933年7月开始成为伪满哈尔滨警察厅的办公地点。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这里成为日、伪政权审讯、折磨、屠杀抗日爱国同胞的魔窟。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就曾在此遭到残酷的刑讯。
东北烈士纪念馆主要介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170多位烈士事迹。基本陈列有“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伪满哈尔滨警察厅遗址及罪恶展”两部分。纪念馆陈列着多年以来征集的东北抗日联军和解放战争初期先烈们用过的物品。现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7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2件;历史照片、烈士档案及资料文献3万余件。重要藏品有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穿过的大衫和用过的褥子、赵尚志用过的手枪、李兆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穿的旧呢料裤子、赵一曼用过的大碗及写给儿子的信、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后荣获的特级军功章——毛泽东奖章。这些文献、文物构成了一部史诗般的东北革命文库。
在解放战争隆隆炮声中诞生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对几代人产生了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建馆60多年来,这里接待观众3000余万人次,其中有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侨胞及港、澳、台同胞。周恩来、刘少奇、彭真、罗荣桓、李济深、郭沫若等百余位老一辈革命家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曾来馆参谒并留下了珍贵的题诗、题词。1949年8月,刘少奇由苏联回国途中,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谒视察。1953年1月1日,周恩来总理视察纪念馆时特别指示“要把烈士纪念馆办好,广泛地宣传革命的历史和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以教育人民”,并书写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2009年9月,习近平向东北烈士纪念馆烈士塑像敬献了花篮。
2、东北抗联博物馆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3号
东北抗联博物馆在原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扩建,采用仿古式的欧式建筑风格。该馆于2010年底建成,与紧邻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形成完整的展览体系,生动、全面地展现东北抗日联军14年光辉历史。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东北抗联博物馆位列其中。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其前身是东北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等革命武装,共11个军,3万余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共歼灭日伪军18万余人,牵制日伪军76万余人,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一批著名的抗日将领。
东北抗联博物馆就是抗联精神的凝结地、展示地。在这里,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实物,或者每一篇留下的文字,都让我们重回往昔峥嵘岁月。
3、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1号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原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同志视察黑龙江纪念馆。馆舍是一幢精美的欧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该建筑于1919年始建,1923年竣工。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宋庆龄等老一辈革命家来黑龙江视察期间,均在这里工作和居住过。1950年2月27日至28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结束对苏联访问归国途中视察哈尔滨时就下榻在此。毛泽东主席在这里亲笔题写了“学习”、“学习马列主义”、“发展生产”、“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等五幅题词。
毛泽东视察黑龙江时所居住的卧室复原场景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现收藏、陈列着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亲临我省视察期间用过的实物、留下的照片和题词等,保持了毛泽东主席1950年视察黑龙江时的工作和居住原貌,留有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视察黑龙江时使用过的实物。
毛泽东视察黑龙江时的题词室复原场景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现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是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泽东视察黑龙江时的题词室实物
4、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40号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40号,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光芒街曾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息息相关。光芒街原名小戎街,在这条街的南端坐落着一幢普通的俄式平房,始建于20世纪初,建筑面积117平方米,使用面积88平方米,院落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从1933年到1934年间,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满洲省委的所在地,是我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现为黑龙江省文保建筑、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省首批党史教育基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三省,疯狂屠杀我国爱国同胞,满洲省委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罪行,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和拥护,东三省人民及部分爱国官兵组织起了抗日义勇军,由于满洲省委的积极抗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进行镇压,革命形势十分严峻。中共满洲省委机关于1932年初迁到哈尔滨,这所房子当时地处城市边缘便于隐蔽,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俄罗斯老人。时任省委秘书长的冯仲云同志以东北商船学校教授的身份为掩护在这里安家,满洲省委秘书处就设在这所房子里。省委领导经常在这里阅读文件、研究工作,中共满洲省委将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从这里向东北各地党组织和抗日部队发出。
由于斗争的需要,这所房子里很多的陈设都是很隐秘的,如客厅的沙发靠背是有暗格的,省委的主要文件都藏在沙发的背靠当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文件来不及转移,就会立即投入到旁边的壁炉中化为灰烬。还有几次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在这里开会,突遇日伪军进屋搜查,都机智的化险为夷了。
就是在这样充满凶险的环境里,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成员不怕牺牲、坚持斗争,毅然决然地站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前沿,肩负起民族救亡图存的重担。人们熟知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等大批优秀的干部都是从这里输送到东北抗日斗争的第一线。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东北的反日游击队不断壮大,发展为人民革命军,开辟了多块抗日游击区,为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进一步扩大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中共满洲省委作为东北地区革命斗争有力的领导核心,不断壮大党在东北的组织,使革命的火种遍布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领导东北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